各区县(自治县)应急管理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科学评价我市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质量、绩效和贡献,发挥科技成果评价登记在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中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科技人员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防震减灾核心业务紧密结合,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服务能力,根据《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评价登记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拟于近期开展2025年度重庆市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评价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成果征集:7月14日-7月21日
形式审查:7月22日
专家评审:暂定7月24日
二、工作程序
(一)成果征集
面向市地震局所属事业单位,区县应急管理局,重庆市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征集近3年内(2022年以来)产出的防震减灾相关科技成果。符合条件的成果填报《2025年度重庆市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评价成果推荐书》及其支撑材料(如科技成果基本信息、技术报告、产出的知识产权、查新报告、中试报告、测试报告、应用情况、绩效情况、保密审查材料等)。
(二)形式审查
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组织对征集到的科技成果评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检查的准确性、完整性,确保评价材料满足评价要求。
(三)专家评审
根据评价科技成果类型和专业领域组建评价专家组(评价专家来源原则上应覆盖研究所、高校、地震局和业务中心四类单位),召开评价专家组会议,通过查阅科技成果材料、听取成果完成人汇报等形式进行评审。
(四)公示
对评价结果进行7个自然日的公示。
(五)登记入库
对公示无异议的成果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登记入库。
(六)推荐
根据评价结果得分排序,向中国地震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推荐1项成果参加全国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评价登记。
三、评价要求
专家组根据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不同类型,分类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元价值。
(一)评价基础研究类成果,从成果的创新性、学术水平、经济社会及文化影响三方面进行评分,以同行评议为主。
(二)评价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类成果,从创新性、技术水平、成熟度、应用效果、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文化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主要以用户评价为主。
(三)重点评价具有较好业务应用潜力的科技成果,已得到市场化应用且不具备业务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原则上不予评价。
(四)评价结果中优秀率原则上不超过三分之一。
四、材料报送
符合要求的成果完成单位填写《2025年度重庆市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评价成果推荐书》并附相应支撑材料,提交至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联系人:夏秋萍,邮箱:827181279@qq.com,电话:023-67822653
重庆市地震局
2025年7月11日